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    农历甲辰年(龙)  腊月十七
用户名:
密码:

寻找自由的人

点击:1685日期:2016-9-29 16:18:59

初次到东京碰到的第一个惊奇事是,如此富裕的社会为何有不少游民睡卧在车站,捡拾垃圾桶中的食物度日?然更意外的是,后来从一份报导中得知,在这些游民中,不乏高学历,或曾经是有钱有地位之人。他们只是为挣脱无法承受的心灵负担,才选择这种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。他们无视旁人轻蔑的眼光,宁愿放弃优渥的物质生活,只希望能为自己的心灵争取更多的自由空间。

 
  当看到这个报导时,心中有一份莫名的痛,不知是同感呢?或是同情?抑或是悲悯?记得有首诗提到:「常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?夜阑风静谷纹平,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」生活在无止尽的人情纠缠中,为了在不同的眼光,不同的价值判断里找到自我的定位,人注定要艰辛地对应种种处境,心灵摆荡、虚悬在难以一劳永逸的变动目标里。也许这些游民认为,一个失去自主、自由以求得被肯定的人生,不如一个虽被否定但却能寻回自由的人生。只是,这些自我放逐的游民们真的找回了心灵的自由吗?东晋时的竹林七贤:山涛、阮藉、向秀、刘伶、嵇康、王戎、阮咸等七个人,为了抗拒混乱的社会环境,并表达对当朝者的不满,寄情山水,于竹林中喝酒作诗,想借着放浪形骸的方式,逃避现实的压力。他们看似潇洒,其实却为了高志难伸,内心时时面对挣扎,承受痛苦。其中阮藉,更是常纵酒装疯,每行走至路途阻塞处,便痛哭而返。外在形式的自由,似乎并未真正解放他们的心灵。
 
  追求自由似乎是人类的本能,从人权、政治乃至意志上的自由,人们不断为自己向往的自由在奋斗著。「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,但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」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,更是点出人们对自由的渴求。接触佛法后,我比以前更爱好自由,然而我对自由却有了不同的看法。我曾自问:「我自由吗?」即便生活在一般所谓的自由社会里,我真的自由吗?当我观照自己还有许多挂碍的地方,我知道,我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 
  一般人所在乎的自由通常是他如何有更大的空间去满足欲求,却往往忽略了不受欲求束缚的自由。当欲求产生时,心灵的空间已被它充塞,朝思暮想,层层裹覆,片刻无法暂离。当心灵失去自由回旋的空间时,真正的不自由就此产生。这个不自由不是别人加诸于我的,而是自己的无明与爱欲。《八大人觉经》之第二觉知说到:「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;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」
 
  在《阿含经》则分别说到:

  「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,白佛言:『世尊,所谓众生者,云何名为众生?』佛告罗陀:『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,于受、想、行、识染著缠绵,名曰众生。』」以及「爱系其头,长道驱驰,生死轮回,生死流转。」因有爱欲方成众生,而众生又因爱欲而轮回不已。轮回的锁链令众生于六道头出头没,尝尽无量苦痛,求出无门。这才是最大、最根源的不自由。相较之下,一般人所追求的自由,其实是在大不自由下的小满足而已。
 
  世间的不自由,人们尚知道要去挣脱,然而有多少人能察觉到,在表象的自由底下,自己始终被框在六根六尘所形成的牢笼里。那些自以为是自由之人,能知自己不自由之处吗?就在眼前,我们不也看到许多已拥有人人称羡的财富与地位之人,依然被更高欲望所拘困住?!更高欲望的追求与满足,换来的只是更坚厚的心灵牢笼罢了!
 
  我能体会日本游民的心境,但不会以自我放逐的方式解放自己;我不想成为三界的游民,而是想一劳永逸地挣脱轮回。投身于断除无明离欲清净的修行道路,正是我追求最极致自由的唯一方法,因为我相信,唯有解脱惑业束缚的圣者,才是真自由人。
 

X